马蕾,
1973年出生于山东,1992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2003年——2006年于山东艺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留校任教,2014年——2019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21年合作作品《共识——汪辜会谈》入选中宣部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收藏于中央党史馆。
2019年作品《呦呦鹿鸣》入选文化与旅游部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并参加“伟大历程·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2017年博士毕业作品《两生花之一》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14年作品《城市上空》入选“沃土中原——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
2013年作品《孟良崮》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1年作品《晨歌》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最高奖——第四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2009年作品《城市上空》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省展一等奖
2005年作品《跃》参加全国第六届体育美展,并获省展一等奖
2004年作品《流星》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省展一等奖
近期论文发表:
2020年文章《自我与镜像——我的绘画实践》发表于《美术》2020年第4期
2018年文章《第三种空间——马佳伟的绘画》发表于《美术观察》2018年第11期
绘画作品曾发表于《美术》《文艺研究》《美术观察》《油画》等刊物
《虚拟空间—别处》 木板坦培拉 35×24cm 2018年
用画笔探索语言表达新的可能性
文 / 丁一林
马蕾在我所带过的博士生当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个案。不是因为他的外来身份,也不是因为他的为人。恰恰相反,由于有外校学习的背景,才使他身上有一股别样的生气。因为他热情好动,也让班里充满鲜活的气氛。这里所说的个案,是指他在学习研究期间,始终在积极探索传统油画技艺与当下个人精神活动之间的结合问题,直到毕业创作,才凸显出他艺术探索的价值与方向。
《两生花之一》 综合材料 80×80cm 2017年
对于绘画探索,马蕾仿佛总是处于纠结之中。一方面,他非常痴迷于传统的“丹培拉”画法,另一方面,他在观念上似乎更倾向于表达内心深处对现实的态度。他意识到,那种已经为自己掌握的表面的写实方法已经不能承载他的观念。于是,在进入博士学习的第二年,他开始行动:以人体自画像的方式,展现他利用表象真实,传达精神世界,从而超越表象真实的追求。这个动向对于他来说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在以往的作品当中,马蕾并未出现过这类倾向甚至探索的痕迹。虽然这批作品还比较青涩,然而却标志着他艺术探索从混沌中走出,有了明确的方向。在接下来的创作里,他不断体会那可贵的“初衷”,画面形象愈发简练,色彩愈发单纯。
《两生花之二》 综合材料 146×200cm 2017年
不知何时,马蕾开始做“丹培拉”油画技法的尝试,或许之前他就有过这种积累,而当下的探索恰恰给了他在方法上尝试的机会。传统的油画技术需要层层罩染,制作过程看上去很慢。也许,恰恰是“慢”给了他思考的空间,也便于他在制作中把握住造型、用笔、黑白灰、色彩等诸多语言的关系。他先在小幅画面上做试验,力求解决上述的各种关系。同时,又不断地将心中的想法演化成各种小构图,为毕业创作储备和积蓄力量。这些小构图虽是初步的想法,但已经可以感受到马蕾想要传达的精神信息:迷茫与不安……
《两生花之三》 布面油画 146×200cm 2017年
在博士毕业展览上,他把用丹培拉技法精心制作的《两生花》系列呈现在观众面前。画面中对镜女子的镜像投射与真实身份的她形成真假难辨的对称形状,头部甚至嵌到镜中与镜像相连。虽然作者采用的是具象方法,却阻断了观众向着真实的方向去观赏的欲望,相反,这看似奇怪的形象构想,触动了观众内心的某个角落,胸中荡起无法言说的涟漪。这不大的画幅,却能够让观众驻足解读,马蕾的探索是成功的。仔细看去,他运用“丹培拉”技法,分层描绘,并非是极尽精微之能事的写实,而是松紧得宜,甚至留下泼洒流淌的痕迹。无疑,这些痕迹对于表达主题同样是重要的语言。
《纳喀索斯之一》 木板坦培拉 30×30cm 2017年
“技近乎道”。再好的想法如果没有精湛的技艺将大打折扣。马蕾的纠结在这一刻得以释放,他用作品证明了艺术家对当下时代特征的把握与内心的精神生活,完全可以通过经典技艺诠释出来。
《纳喀索斯之二》 木板坦培拉 40×40cm 2017年
《纳喀索斯之三》 木板坦培拉 40×40cm 2017年
《纳喀索斯之四》 木板坦培拉 40×40cm 2017年
《虚拟空间—电梯之二》 布面油画 130×97cm 2016年
《虚拟空间—花家地之四》 综合材料 50×60cm 2016年
《非烟》 木板坦培拉 40×30cm 2018年
《纳喀索斯》手稿 纸本水彩 19×19cm 2017年
《虚拟空间》手稿 纸本水彩 19×24cm 2018年
《虚拟空间》手稿 纸本水彩 19×24cm 2017年
《虚拟空间》手稿 纸本水彩 19×24cm 2017年
《虚拟空间》手稿 纸本水彩 19×24cm 2017年